“热线实际上只是一种方法,最根本的还在于社工服务协会,等于居民不用再费心去选择商家,我们这里就帮他们选好了。”陈勇说。
现在,包括田丽康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手中,都有一张紫红色卡片,上面除醒目的便民服务电话号码外,服务内容中包括了水电维修、房屋维修、家政维修、装修服务、搬家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宽带服务8个大项,45个小项。
昨日上午,田丽康家的下水管道堵住了,“已堵好几次了,从来没彻底通过。”田丽康家在成都青羊区西北街社区,这是一个没有物管的老小区,许多生活问题,居民都要自己解决。
不过昨天,田丽康拨通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挂电话不到半小时,先后有两家维修店上门服务,第一家设备不齐没解决,第二家花了近40分钟,打了9米多深的管子,终于将管道彻底疏通,而且只收了30元。
“以前来的工人,最多弄个几分钟,还要收50元。”田丽康这次很高兴,她的诀窍,就是那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老小区憋出的一条便民热线
夹在金鱼街和一环路西三段之间,北邻营门口路,南靠抚琴路,西北街社区就在这个面积不大的长方形区域内,整个社区有3960户、10693人。
老旧的居民楼,狭窄的巷道,葱郁的草木,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年代久远的社区。
“我们社区是1987年建成的,是成都最老的一批社区了。”西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勇说,他对这个老资格可不感兴趣,“现在社区‘三老’情况严重,设施设备老、人员年龄结构老、居民思想观念老。”
老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物管,配套服务跟不上。
田丽康回忆,过去各家各户都要用手抄一大本电话,上面记着配钥匙、租房子、修管道、做家政等几十个不同商家的电话。碰到什么事情,找电话都找半天,而且也不知道哪家好,经常被敲竹杠。
近几年,居民们不断向社区反映这些问题,让陈勇觉得头疼。
直到有一次社区党支部会议上,有人提出:“干脆我们社区统一设个热线,居民遇到问题都可以拨打,我们再负责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茅塞顿开。说干就干。
今年8月,西北街社区便民热线开通,电话号码是65668689,从通水管到卖房子,都能帮居民解决问题。
服务广内容包括8大项45小项
开通一条热线很简单,但这条热线可能将承载的责任,却相当不简单,如果居民打来热线,问题却得不到解决,那热线就毫无意义了。
“我们有底气开热线,肯定是有准备的。”陈勇所说的准备,就是去年在社区内搞起来的社工服务协会。
社工服务协会实际上是由社区牵头成立的一个商家联盟,里面包括西北街社区辖区内提供各种服务项目的商家。“热线实际上只是一种方法,最根本的还在于社工服务协会,等于居民不用再费心去选择商家,我们这里就帮他们选好了。”陈勇说。
现在,包括田丽康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手中,都有一张紫红色卡片,上面除醒目的便民服务电话号码外,服务内容中包括了水电维修、房屋维修、家政维修、装修服务、搬家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宽带服务8个大项,45个小项。
所有提供这些服务的商家,都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家家跑出来的。“我们跟他们签订协议,保证为我们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而且收费更加低廉。”陈勇说。
热线火2个月提供200多次服务
每天早上8点,张炯就准时来到社区办公室。他是社区安排的专门值守便民热线的工作人员。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张炯都守着这部热线电话,即使是临时离开,或者下班后,都还有一部相同号码的移动分机带在身边。
“实际上等于是24小时值班,最早我6点过就接到电话,最晚11点接到过。”张炯说。
热线开通2个多月了,平均每天有3-5个电话打来,累计到昨天中午已有201个了。张炯面前的一本便民热线登记本上,记载着每个打来的热线电话,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姓名、住址、前往服务的商家、服务情况反馈等等。
昨日上午11点半,张炯接到田丽康打来的电话,反映她家的下水管道堵塞。
张炯仔细地记录了田丽康的住址和联系电话,然后掏出一张商家名录。管道维修一栏中,有4家加入协会的商家,张炯选择了其中口碑最好的王光富,然后告诉他田丽康家的住址和电话,以及维修内容。
“等服务完成后,我们还要做服务反馈。”张炯说。
有盈利热线维修店红遍了社区
王光富接到张炯的电话,提着工具包就出门了。
今年37岁的王光富是郫县人,10年前,他在西北街社区开了间小维修店,从小家电到水管煤气管,他都能修。不过,开店多年,王光富的影响力也局限于周边的几百户居民,收入仅能维持生活。
去年加入协会后,王光富的生意好起来,今年热线开通,他背着工具包的身影出现在社区每个角落。
“小王那里服务好,价钱低,居民反响都不错,所以一般我们也爱叫他去。”在张炯的登记本上,王光富每次的服务反馈都是“好”,有口皆碑。
不到10分钟,王光富就到了田丽康家,仔细一查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我弄不了,管道太长了,需要专业的工具。”
不在自己能力内,王光富从不逞强,也不骗人。他建议田丽康再打热线,请更专业的公司来,然后笑呵呵地走了。
现在,王光富每月收入能有近4000元,他很开心。
“像王光富这样的优质商家,到年底时社区还有专门奖励。”陈勇说,怎样保证各个商家的服务质量,一直是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考虑的事情。目前,社工服务协会里已有数十家各个行业的商家,优胜劣汰是社区下一步的计划。
“居民的每一个好评,到年终就折合成2元钱,假设你服务了200户居民,而且都是好评,那年终就能得到400元奖励。”陈勇说。
目前,便民热线运营良好,但这还不能让西北街社区满足,成立一家专业的物管公司,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华西都市报记者付真卿摄影吴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