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CDPMA)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CDPMA)

“安居”之上的“优居”让城乡居民共享物管文明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到成都市黄忠小区,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处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安居工程从居民入住那天起就拥有了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今天,无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还是廉租房,成都市在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上,都落实了政府主导的物业管理。

当然,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安居之上的优居,成都正在兑现着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承诺。

在成都,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社区院落还是保障性住房,我们都可以看到物业管理的痕迹。为了城乡居民幸福安居优居,成都在保障居民安居之后,以居民优居为出发点,在全域范围内推行物业管理的全覆盖,让城市和农村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让城乡居民从物业服务中受益,这不只是超前,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市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不仅停留于有房住,而是始终关注如何让群众住得好。业内人士评价说道。

保障性住房

小区不仅环境好 还有专业物管

十几栋高楼比肩而立,花园、草坪和喷水池散布其间,塑胶羽毛球场宽敞整洁……今年4月,55岁的原川棉厂职工吴瑞芳搬进新居成都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及惠民工程项目锦绣东方小区时,她兴奋地拉着老伴,在小区里外转了一圈又一圈:小区的环境,简直比公园还要漂亮!

而让吴瑞芳欣喜的,还不仅仅是配套的完善,这个新建的安居工程从居民入住那天起,就拥有了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吴瑞芳激动地告诉笔者,和商品房一样,我们锦绣东方小区也有专业物业公司。物业服务专业、规范,可以办理水电费用代缴等手续,小区里每天都有清洁工定时维护卫生,还组织业主开展座谈会。接收新房时,按照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吴瑞芳一次性领取了连续8年的物业管理补贴。过去我们住的是红砖筒子楼,现在住进了现代化的高层小区,我们要主动迎接新生活,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吴瑞芳感触很多。

今天,无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还是廉租房,成都市在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上,都落实了政府主导的物业管理。不仅如此,为规范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物业服务水平,2010年,成都市出台《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把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服务落到实处,开创性地建立起政府公共住房管理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实施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在确保保障性住房得到有效维护的同时,明确要求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房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对保障性住房的居住情况进行上门登记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保障性住房及保障对象清册,在项目显著位置公示保障性住房相关信息以及当地房产管理部门设立的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大大强化了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和服务。

政府大手笔建设保障性住房,而修葺一新的小区已经建成,后续的服务产业如何跟上?成都对保障性住房落实的物业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不只是超前,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市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不仅停留于有房住,而是始终关注如何让群众住得好。业内人士评价说道。

农村新型社区

有了物管不一样 环境更好生活更舒心

来到成都市新都区忠义村,让人眼前一亮:整洁、漂亮的居家小区绿化葱郁,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水泥路笔直、干净,还设有隔离机动车随意出入的电动栏杆和自来水、供电、天然气维修等客户服务中心,物管服务人员穿戴统一。一位50多岁的村民黄埔珍正在村里打扫卫生,她告诉笔者,以前在农村有干净的居住环境就不错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专门的物管人员为自己打理生活。自从有了物业管理后,村里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觉得生活很舒心。

以前在农村根本没有物管的概念。打扫卫生自己就能干,何必花钱呢。从小长在农村的黄埔珍回忆说,专门的物管公司刚来的时候一些村民还有抵触情绪,后来渐渐地转变了观念。

以前没物管,小区内乱扔乱堆、乱拆乱建、摆摊占道现象很常见,崭新的家园就像一个大的集贸市场。黄埔珍说,现在每天有专人为我们收垃圾,维护花园。这一切的改变其实每月只需花费10多元钱。物管费定为每月每平方米4角钱,区里补25分、街道补5分,住户自己交1角。她非常满意地说,自家120平方米,每月只需要交12元就能享受物管服务,太划算了。 物管招当地人帮助村民就业,家里土地流转了,我们这些50多岁的人也不好找工作,没想到搬进新小区还可以就业。

村里负责人告诉笔者,物业管理公司进驻后,村委会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物业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天各个位置均有保安巡逻,从此村民的生活更安全了。

据了解,在专业物管走进农村居住区方面成都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去年成都在50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驻专业物业公司,每月每户只需交十余元,就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专业化物管服务。

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20081月《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成都将农村物业管理也纳入《成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范范畴,农民集中居住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实施规范化管理,将物业管理延伸到乡镇的每个村落城乡统筹成为《条例》的最大亮点。

目前,成都农村物业管理不仅涉及村容村貌的美化、农田水利的服务建设,更有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村民文化的引导提升……物业管理对成都新农村建设来说可谓如虎添翼。老百姓安居乐业,共建和谐成都,引领农村老百姓过上新生活,共享均等的城市文明,成都正在践行着承诺。

城市社区院落

老小区变了样 从无人问津到井井有条

公共晒衣区、停车棚、小区内电子监控……龙舟路附近的一个老院落如今有了新名字河滨锦苑,更重要的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享受到了物业服务。

河滨锦苑,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虽然是老院落,但小区内实行的是24小时的视频监控,并设置有综合服务、物业收费、投诉及维修三个接待处,每个接待处各有1名工作人员。除此之外,小区服务人员还包括3名门卫和1名保洁工,门卫实行24小时三班倒。

昨日,笔者走进了河滨锦苑,这里有4幢楼、13个单元,共计252户住户。7层楼的楼房,楼间距不宽,几条简单的小路仅可通过一辆小轿车。一周治安情况,刑事案件0贴在公示栏内,社区服务人员和门卫保洁工人的照片也贴在显眼处。门卫室内的视频监控上,8个点位的监控视频正在运行。不大的小区内,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老院落在大家的印象中大都是破旧、无人管理的。但这个以前无人问津的老旧院落,如今成了井然有序的新小区。河滨社区党支部书记周继国介绍说,以前辖区里的老院落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居民怨声载道。于是,他们创新方式,将社区管理植入物业管理之中,由社区成立其他管理人,来对老旧小区实行物业管理。乐园物业服务企业也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物业服务中心,整个物业服务标准也是向商品房小区看齐,统一的报修流程、治安维护、清扫保洁、院落绿化等。周继国告诉笔者,现在,该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了社区里的四个院落,我们开展的每一项服务和举措,都是开坝坝会决定的。

让老百姓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物业管理保障。负责人坦言,以前,我市社区院落的物业管理是一个空白,而随着全覆盖工作推进以来,各专业物业公司、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等物业服务机构纷纷入驻昔日无人管理服务的社区院落,城乡居民共同感受到了物业管理服务带来的便利、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