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指南(五)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03日
分享文章:
基础标准五:环境保护、旅游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污染控制
最高得分:80分 排除线:50分
(一)检查内容
——空气质量
——水质量
——废弃物/垃圾处理和控制
——污水处理厂的完善程度和实际处理能力
——尾气排放控制
——光和噪声污染控制
——公共厕所的清洁和维护
——有特殊市政法规强制执行的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野生动物、植物区、湿地等的保护和保持
——有特殊市政法规强制执行的对遗址、古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二)评委关注点和分项标准分值
1.空气质量和水质量——25分
评估空气质量要考虑工业和交通排放的影响情况。同样,水质的评估要考虑工业、农业污染和污水排放污染情况,进行河流、湖泊的水质量数据的检测。鉴于上述,如果已有的数据不足以满足评估需要,应要求该城市安排实地检测。同时要考虑该城市政府为解决污染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废弃物/垃圾处理和控制——25分
旅游目的地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清洁、无废弃物的环境,因为废纸、废塑料袋等废弃物是造成游客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城市旅游区出现废弃物,清洁管理不力,将严重损害该城市在最佳旅游城市竞争中的前景。评委在考察每一个城市时都会认真观察。为防止城市在评审团到来之前进行突击“清洁”活动造成假象,建议检查以下方面:
●城市行政部门提供的详细的关于废弃物、垃圾处理的管理情况介绍
●街道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及其维护
●公共厕所设施的设置、清洁卫生及其维护
●城市行政部门在提醒市民不要乱丢废弃物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在游客问卷调查中应包括这样一个问题(见基础标准一),即游客对该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和废弃物处理情况的满意程度
3.环保措施和自然区域的保护——15分
自然保护区不仅仅与乡村相关,自然物种的栖息地可能在郊区或是在城市内。评委需要观察,并要求城市提供以下两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他自然区域(如河流、湖泊、林区、湿地)所采取的措施及实绩
●到自然区域的道路清障和维护情况
4.遗址和建筑的文化保护——15分
在中国,没有哪两个城市是完全一样的。城市对于其公共活动区、街道、广场、建筑物的质量和建设水平的了解,有助于城市保持并加强这一核心特征。评委要观察以下各项:
●建筑及街道景观的展示(包括建筑的设计、材料、质地、颜色)
●保护历史和遗留建筑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利用的适当性、合理性
●对未开发的废弃建筑的处理方法和政策、方案
●街道装饰、布置的设计合理性以及维护
基础标准六: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
最高得分:40分 排除线:25分
(一)评估方法:一部分通过查验城市呈交的文本,一部分通过专家考察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航空(国际、国内、省内)
——铁路交通(国内、省内)
——长途汽车服务
——公路网和路况
——航空、铁路、汽车站点服务
——停车场:位置、入口和容量
——有关场所的残疾人设施安排
——供水系统及其容量
——排污处理系统及其能力
——电力供应
——供暖、供气
——电讯:国际长话、因特网
(三)评委关注点和分项标准分值
目的地之间来往的便利性是决定到达当地旅游者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所形成的旅游体验中,公路、铁路系统的顺畅及相应的公共设施起主要作用。评委们将根据由本市权威机关提供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的有关数据来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1.交通——20分
——交通车站和停车场:位置(重点在通往市中心和主要旅游景点的当地交通运输班次)、设计及布局,机场容量及现有通道,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渡口;停车场
——公路网络:现有的公路网络和规划中的公路建设,尤其是那些连接车站、市中心和主要旅游景点和设施的公路;公路条件;在交通高峰期的拥堵程度
——机场服务及航班时刻表(国际、国内)
——火车和汽车车站及时刻表(省内、跨省)
——残疾人通道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分
——供水: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量,尤其要满足高峰时间用水量
——排污:系统、标准、满足高峰期处理需要及不断增长的处理需要的能力
——能源供应:电力系统、供气,满足高峰期需求和不断增长需求的能力
——电讯:网络范围、口径、可靠性、可应用性,包括国际长话、因特网
(四)附加考察项目
评委们将到交通站点进行实地考察,不仅从前面提到的各方面进行评估,还要考察以下设施和服务:
——出入境管理机构和海关(在可适用的城市)
——游客信息咨询中心
——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运输
——租车设施
——团队短途旅行设施
——公共厕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