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CDPMA)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CDPMA)

一条小巷隔两苑 小区15年后大团圆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9日
分隔

  交大智能小区一期在15年前建成之时就被交桂巷“分隔”成为南苑、北苑,虽然“共用”一个业委会一家物管公司,但两苑的业主们却很少来往,甚至还会因为一些问题产生矛盾,就如同划了一条楚河汉界。

  联谊

  在业委会和物管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昨日,南苑北苑的业主们第一次走到一起,欢欢乐乐地搞起了第一届邻里联谊会。业主们心中的那条“楚河汉界”,也在慢慢消失。

  业主联谊

  昨日

  曾经

  联谊会上 南苑北苑玩得欢

  昨日下午2时许,交大智能小区一期南苑的院坝里,高音喇叭传出欢快强劲的音乐,两棵大树之间牵着线,挂着大红纸,毛笔字写着“第一届邻里联谊会”。近百名业主聚集在一起,精彩的联谊活动就此展开:滚铁环、摸福、跳绳、踢毽子、挑弹珠等,活动简单,参与度却极高,业主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边“摸福”的队伍人气最旺,大家排着队,等待着用围巾蒙上双眼,然后向着前方的“福”字出发。队伍里,排在一起的王阿姨和李婆婆开始聊起了家常,“怎么原来没见过你呢?”“我是住在北苑的。”从住家位置聊到孩子的工作再聊到孙子,两个人越聊越投机,甚至相约第二天早上一起去买菜。

  那边,周婆婆和老伴带着孙子、孙女滚铁环,两个老人先是站在一边为孩子加油,最后干脆挽起袖子上去玩了一把,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周婆婆说,自己在北苑住了5年,以往除了偶尔过路会经过南苑,还从来没有到南苑里来玩过,这一次,还认识了不少住在南苑的朋友。不管是南苑还是北苑的业主,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都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

  望着热闹喜庆的现场,交大智能小区一期业主委员会主任江保瑜、物业公司经理江斌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本两人还担心,在南苑办联谊会,北苑的业主就会不来参加了,如今场面这样热闹,两人才高兴了起来。

  曾经

  都怕吃亏 南苑北苑矛盾多

  两人的担心并不是毫无来由。交大智能小区一期于1997年建成入住,但被一条市政道路交桂巷“分隔”成为南苑、北苑,这条路无形之中在很多业主的心中变成了一条“楚河汉界”,虽然“共用”一个业委会一家物管公司,按理说本是一家人,可是南苑北苑的很多业主却常产生矛盾,都担心自己这个院子吃亏。

  从2003年开始,江保瑜已经连任了两届业委会主任,一直身处矛盾漩涡的中心。2008年,业委会发现南苑有两个车棚,其中一个车棚已经闲置了三年,便和物业公司商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车棚外租,所得资金可以充当小区的公用维修基金。然而公告发出之后,南苑的一些业主就不乐意了,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北苑的车棚租出去呢?由于南苑业主的情绪太大,导致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只得临时毁约,赔偿了对方公司一万多元钱,此事不了了之。

  又过了一年,业委会三次贴出公告,详细阐述了车棚闲置不如变废为宝的计划,通过一年的观察,南苑的业主们发现车棚确实没太大作用,便同意出租,2009年11月,车棚顺利出租,每年可以为小区的公用维修基金充实一万多元的经费。

  不过,2011年8月左右,业委会通过调查,发现北苑的花园里缺少供业主休息的长椅,便在北苑安装了4把木头长椅,这下南苑的一些业主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只给北苑安长椅?江保瑜为南苑业主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详细讲解了原因:南苑的小花园里本就有长椅,且南苑院子中心的那棵大树下没法安长椅,否则会挡住消防通道和车辆进出,他们还专门请来消防人员为业主们“上课”,让业主们认识到不能堵塞消防通道,最后,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想到办法,将大树的圆形花台的台面换成木制的,当成坐椅,并将南苑的三把破旧的长椅换成了新的,风波这才平息。

  将来

  加强沟通 邻里关系会更融洽

  时间慢慢过去,南苑和北苑的业主们也逐渐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产生了信任,而且业主们也实实在在看到了成果:由于车棚出租和一些其他的收入,如今小区的维修基金从以往的三万多元变成了七万余元,物业公司在2010年10月为南苑北苑安装了24对探头和9个摄像头,又逐步在围墙上安装了铁丝网,让业主们的安全感增强。在感受到业主们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肯定和信任后,加之经济宽裕了一些,江保瑜和江斌决定,在小区入住15年后,举办第一届邻里联谊会。

  为了这次联谊会,物业公司在1月4日就在南苑和北苑里贴出了通知,还花5000多元购买了700多件实用的小礼品,就是为了让业主们尽兴而归,来参加活动的业主们,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毕竟这样才能让南苑北苑的业主们聚在一起,相互认识相互走动后,感情才会慢慢加深。江保瑜和江斌说,几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知道,凡事只要公正公平公开,业主们就会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以后小区会不定期地举办这样的联谊会,让南苑和北苑的业主们知道,其实我们是一家人,只有加深了解加强沟通,邻里关系才会更温暖和谐。

  成都商报记者 柯娟 摄影记者 郭广宇

  老人团年

  志愿者出钱 请老人团年

  昨日上午,在西南民族大学食堂,180余名孤寡、空巢老人、32名残疾老人共聚一堂,还有90余名热心志愿者陪伴左右。

  上午11时,西南民族大学食堂内摆起了38桌酒席,桌子前围坐着老人们,有的喝着饮料,有的闲话家常。而在这些老人身边,还有一群志愿者。

  在这群志愿者中,拄着拐杖的83岁老人吕祥文,可以算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了。她称,她是为去世的儿子尽一份孝心。她的大儿子十分孝顺,可是十多年前的一场重病夺去了儿子的生命。丧子之痛使吕婆婆痛苦了很久, 直到一次在敬老院里,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让吕婆婆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能体会他们的感觉。” 吕婆婆决定将儿子的死亡抚恤金捐给敬老院,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温暖。此后,吕婆婆买了一个存钱罐,省下的钱都捐给敬老院。昨日的团年活动,吕婆婆不仅自己掏出100元钱请一位老人吃团年饭,还替女儿捐了500元。那一刻,吕婆婆觉得“好像儿子陪在自己身边,在继续尽孝心。”

  乔雪是“团年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她说,自己从小被外公外婆养大,学会的第一个字也是他们教的。外公外婆去世后,她便把爱转移到身边的孤寡老人身上。乔雪在网上发的帖子“拿出100元‘一帮一’请孤寡老人吃团年饭”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这样的活动坚持了8年。

  成都老年知心热线协会会长冯阿姨介绍,到昨日活动结束,成都老年知心热线协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现场捐款15000余元,每一笔捐款都开具了收据,都会用到老人身上。“对于没有到场的孤寡、空巢、低保、残疾老人,我们会和志愿者一起把礼物送到他们家里去。”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32名行动不便、半身不遂的残疾老人都获得了一家慈善机构捐赠的轮椅、助行器和按摩器。

  成都商报记者 査婧婧 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