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指南(四)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24日
分享文章:
基础标准三: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丰度、质量及独特性
最高得分:120分 排除线:不设
(一)评估办法:通过查验城市呈交的文本(在气候、自然及景区数量、容量方面),结合评审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对城市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丰富程度、质量及独特性进行一般性评估。饭店、主题公园、会议中心、度假设施等设施和服务将在“基础标准七”中评估。对于竞争某个专项称号的城市来说,“基础标准三”所述有限,这里只考虑与所有专项均相关的城市所拥有的总体旅游资源和景区,包括:
——风景/观光资源和景区(包括生态旅游区)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景区(包括民俗遗产资源和景区)
——度假旅游资源和景区
——饮食和购物旅游资源和场所
——商务及会议资源和场所
——娱乐场所
(二)评委关注点和分项标准分值:
1.风景/观光和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35分
除了要考虑各城市上报的关于景区的书面材料,包括特殊的生态旅游区,评委还要考察关键场所,并根据如下因素进行评估:
——对游客的吸引,如景区景点是否独特和具有视觉震撼力?
——这些特色对外展示和保护得怎么样?是否有好的佐证材料?
——旅游者在交通、导游服务、步行通道、观赏野生动物方面的可进入性
——景区及其周边的设备及便利设施(如公共厕所、饭店、商场、游客信息)。这些设施的位置和设计是否对景区的景观产生负面效应?
——景区容量及游客管理体系情况(为避免高峰期过分拥挤,采取了哪些措施)
——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设备和措施(如人行步道的扶栏,船上的救生衣,缆车运营的机械设备维护等)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景区(包括民俗遗产资源景区)——35分
评委要亲自去考察由该城市提出的本市主要历史文化类景区,评估将基于以下方面:
——对游客的吸引力。比如:从年代、历史意义来看,它们的独特性如何?受到保护及对外展示的情况如何?景点的讲解是通过导游还是电子系统?
——导游服务的质量(对景区的了解、语言及社会技能)
——景区及周边的设备及便利设施(如公共厕所、饭店、当地特产销售店、旅游者信息等)注意考察这些设施的位置和设计是否过于突出,破坏旅游者参观景区的感受?
——景区容量及游客高峰期的应对措施
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应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估:
——是否有旅游者可以接触的民俗遗产(如生活形态、音乐、舞蹈、工艺品、饮食)
——民俗景区的吸引力水平和展示方式
——民俗保留的完整程度及非商业化程度
——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及接待旅游者的态度
3.度假旅游资源和景区——25分
参与度假旅游专项评选的城市,按专项标准之七进行评估。但要从度假旅游资源质量、规模和发展前景等角度,对以下资源和景观方面进行评估:
——海滨区
——河流、湖泊、温泉
——山区
4.饮食、购物、娱乐资源和场所——15分
鉴于“专项标准”中对“最佳餐饮”、“最佳购物”、“最佳娱乐”城市都有标准,这里只评估:①饮食类,考虑烹饪及海鲜、水果、蔬菜的供应等;②购物类,考虑在工艺品、服装、家具方面的传统制作工艺等;③娱乐类,考虑城市居民在不同娱乐方式上(特别是音乐和舞蹈方面)享有的声望和技巧等。
5.商务及会议资源和场所——10分
考察现有的商务会展场所,并从城市商务会展旅游潜在的增长来评估其未来发展规划。
基础标准四:自然及文化景观的规划、保护
最高得分:40分 排除线:30分
(一)检查内容:游客对建筑物是否搭配和谐是很敏感的。本标准将探讨城市内整体性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协调状况,从而促进城市为游客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市容环境。要检查的方面有:
——建筑物特的设计、高度和用料
——开发建设项目应用环境影响评估(EIA)的程度
——城市分区状况,以及将旅游区和其他非旅游因素(工厂、高密度住宅区)分离的程度
——娱乐商务区(RBD)和中心商务(CBD)的功能和服务质量
——“老城”和“新城”间是否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缓冲区
——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搭配状况(如颜色和质地)
——街道和公共开放区的设计、整修、维护和管理
——建筑物、公交车辆的外观、清洁和维护情况
——公园其他植物区和野生动物区的规模、保护和质量
——具有便利通道和自然小道且维护良好
——具有人行道和步行街且维护良好
——标示牌的视觉效果
(二)评委关注点和分项标准分值
1.建筑物的设计、高度和用料;土地使用规划的体系和原则——20分
评委将采用以现场观察为主,与城市官员、旅游经营商、居民代表交谈为辅的办法,结合基础标准一所列游客调查结果,对以下各项进行评估:
●过去10年及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实施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开发规划规章,包括:
——环境影响评估要求
——开发中对涉及反映城市文化和遗产的建筑物的规定
——土地使用分区规划的应用
——娱乐商务区(RBD)和中心商务区(CBD)的功能和服务质量
——在“老城”和“新城”间是否存在缓冲区
●建筑物的设计、高度和用料。重点考察使不同时期的建筑物保持和谐的程度和方法,评价城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
●与当地习惯、城市特点和传统风格相关的新店面设计
●建筑材料的使用(如外形、质地、颜色)
●街道和开放区的设计、美化、维护和管理
●公共建筑、公交工具的外观、清洁和维护情况
●具有人行道、步行街且维护良好
●有关古建筑、城墙保留或搬迁的政策和实践(如果有的话)
●桥梁及河滨设施的外观(如果有的话)
2.公园、植物区、便利通道及自然小道、公共区域和设施的提供及维护——20分
自然区域(如公园)和风景优美的公共开放区域(有效利用植物、花草、灌木、树木),为城市居民的繁忙生活提供了轻松的氛围。城市自然区域及其他区域的管理和维护,会给游客留下重要印象。通过观察、讨论、查看文件和游客调查结果,专家组将考虑以下方面:
●公园、其他自然公共区域的规模、位置和质量,以及它们的维护水准(比如:花草、灌木、树木的种植,草木修剪,垃圾控制)
●公园内的娱乐设施等
●具有便利通道和自然小道且维护良好
●双语指示牌、人行道、街道照明等
●合理种植花草、灌木、树木的步行街
●公园及步行街区里的座椅及其附近的车位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标识牌